- 我至今还记得09.02日的那篇推文!那是一篇微信公众号推文
- 推文标题:
“没关系,我愿意被你麻烦” - 内容:
懂得麻烦别人,才是最高级别的情商。
这个世界上,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,也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与世隔绝,既然要相互依存,那就要懂得“麻烦别人”。
本杰明·富兰克林说:“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,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。”
很多人都不愿意拉下面子去麻烦别人,总觉得麻烦别人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。
其实,越懂得麻烦别人,越受人欢迎。
01. 好的关系,都是麻烦出来的
武志红在《巨婴国》中说:
“很多人怕麻烦别人,但是,不麻烦彼此,关系也就无从建立。”
曾看过一则公益广告:
年迈的父亲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女儿担心,在电话中称自己过得很好,和朋友们一起排节目,一天忙到晚,却向孩子隐瞒了老伴生病住院,自己独自照顾的事实。
前阵子,朋友的父亲动了手术,一家人也没敢把这事告诉他,还是舅母在电话里向他透了风声,朋友立马请假赶回家了。
手术完成得很顺利,之后的几天父亲卧床休息,朋友守在床边斟茶倒水,悉心护理。父亲却总是连番催促他回去,怕耽误了他的工作。
就连最亲密的家人也是这样,哪怕他们过得再不如意,也舍不得给子女们增添麻烦,这大概就是标准的中国式父母吧。
其实,父母可以适度地学会示弱,把一部分的忧虑和难处分给儿女。
儿女在为父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也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,而不是“被麻烦”。
倪萍曾出演董卿的节目《朗读者》,董卿助阵倪萍的节目《声临其境》,两期节目因为她们的互相麻烦而增色不少。
互相麻烦的两个人,关系不会因此疏远,反而变得更加亲密。
好的关系,一定是相互麻烦的,一方付出,一方感恩,这样才能长久。
互相麻烦,大家彼此温暖,相互帮助,这样才能使关系更加亲密。
与家人的关系如此,与朋友的关系也如此。
02. 麻烦,需要尺度和界限
胡适就曾经告诫自己儿子:
“人和人之间,一定要谨守分寸,不冒犯、不打扰,这样才能不惹麻烦。”
胡适住在研究院宿舍的时候,妻子违反规定打麻将,他屡劝不止,只好带着妻子搬了出去。
很多人说,院长是你学生,打个麻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,你至于跟他客气吗。
胡适说,正因为他是我学生,我才不能麻烦他。
六神磊磊曾经说过:“淘宝能买的土特产,就别问朋友要了。”
同理,能麻烦自己的事情不要麻烦别人,能麻烦自己家人的事情不要麻烦外人。
大家都很忙,杀鸡用牛刀,点火用大炮,属于没事儿找事儿。
03.越懂得麻烦别人,越受欢迎
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点》中曾说:
“如果想要让交情变得长久,那么你得让别人适当为你做一点小事,这会让别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感。”
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是:怕麻烦别人,是内心渴望依恋的表现。
几年前,一部文艺暖心的电影《桃姐》,整整火了一年。
剧中,仆人桃姐在罗杰家伺候60多年,与主人公罗杰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主仆情,变成了一种亲情。
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桃姐生病中风后,主动要求住养老院。她拒绝别人的搀扶、拒绝罗杰家的礼物,不想麻烦罗杰照顾她。
害怕麻烦别人的人交际圈通常都很小,人也很宅,某种程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。
大部分真心想要和你来往的人,都是不自觉地发自内心做出帮助你的行为。至少在那一刻,他们并不在意你能给他们什么。
一个适当麻烦别人的人不是索取和贪婪,而是敢于示弱,告诉别人,你需要帮助。
示弱不代表无能,而是勇敢地深入一段关系。因此,越懂得麻烦别人的人,越受欢迎。
麻烦别人,不是故意偷懒,总有一些问题我们无力独自处理,总有一些事情我们需要与人合作;
麻烦别人,不是为了自己轻松,而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寻求帮助;
麻烦别人,不是投机取巧,而是适当地示弱,适当地敞开心扉,我们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拉近与人的关系,建立自信。
孤军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,懂得麻烦别人,我们才能走的更远;
懂得麻烦别人,才是最高级别的情商。
以上内容摘抄至某家具销售服务有限公司!
推文虽然不是太长,但是受益匪浅!
我不会烦你麻烦me,我希望你麻烦me
我虽然不喜欢麻烦 做事喜欢简约!
但是我喜欢别人麻烦me!
没关系,我愿意被你麻烦!